自動體外除顫儀的定期檢查工作需從日常、周檢、季檢三個維度展開,結合物理特性與安全規范,具體內容如下:
1.外觀與完整性檢查
主機狀態:檢查外殼是否有物理損傷(如裂痕、變形)、污漬或腐蝕,確保設備完整性。
電極板與電纜:確認電極板在位且無氧化生銹,心電導聯電纜連接完好無破損,電極片包裝密封(未過期)。
配件與耗材:檢查導電膏是否充足,記錄紙是否充足且打印功能正常(可試打印自檢報告)。
2.電源狀態檢查
電池電量:確認電池已安裝且電量充足,無“更換電池”或“電量低”報警。
交流電源:連接適配器后,確認充電指示燈亮起,設備可正常充電。
3.功能自檢
自動自檢:多數AED具備每日自動自檢功能,開機后觀察是否有“自檢通過”(OK/√)提示。若自檢失敗(出現叉號或警報),立即停止使用并報修。
手動自檢:部分機型需手動啟動自檢,按說明書操作并記錄結果。
二、自動體外除顫儀周檢(每周)
1.深度清潔與消毒
主機表面:用柔軟棉布蘸取中性肥皂水或70%異丙醇擦拭機身、屏幕和旋鈕,避免液體滲入內部。
電極板與電纜:用蘸有酒精的軟布擦拭電極板,去除導電膏或污垢,切勿浸泡;導線避免過度彎折。
晾干:清潔后確保所有部件全晾干再組裝。
2.環境適應性檢查
存放位置:確認設備未放置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,周邊區域清潔干燥,溫度在-20℃至50℃之間(根據設備規格調整)。
通道暢通:檢查設備周邊是否無障礙物,確保緊急情況下可快速取用。
3.操作說明與流程圖檢查
確認設備附帶的操作說明或流程圖無缺損,內容清晰可讀。
三、自動體外除顫儀季檢(每季度)
1.關鍵部件性能檢測
電池容量:用專業設備檢測電池實際容量,確保達到技術要求。
電極片有效期:檢查預連接電極片是否在有效期內,過期需立即更換。
急救包完整性:確認急救包內物品(如手套、剪刀)齊全且未過期。
2.設備年限核查
使用年限:檢查AED主機及配件(如電池、電極片)是否在有效期內,超期需更換。
部件壽命:記錄設備部件使用次數或時間,接近壽命終點時提前規劃更換。
3.專業校準與檢測
能量釋放精度:使用除顫儀分析儀模擬室顫波形,檢測實際釋放能量與預置值的誤差。
心律識別正確性:測試設備對可電擊心律和非可電擊心律(如正常竇性心律)的識別能力。
充電時間:測量從檢測到可電擊心律到充電完成的時間(應≤35秒)。
同步功能:若設備具備同步除顫功能,檢測同步延遲時間(應≤60ms)。
4.數據與記錄管理
自檢記錄:整理并保存最近≥50次周檢報告,確保記錄完整可追溯。
故障修復:對日常檢查中發現的異常(如電極板氧化、電纜破損)進行修復,并記錄維修情況。
